为您提供:山东莱芜钢城区汶源街道刘家庄村鲜花花圈订购
刘家庄村同城花圈店网站,网上订鲜花花圈、刘家庄村祭奠花篮哀思花圈,保证花材新鲜和鲜花质量,刘家庄村花圈配送。专业提供山东莱芜钢城区汶源街道刘家庄村葬礼鲜花圈制作,刘家庄村白事鲜花制作,与葬礼花束配送,全部新鲜葬礼花圈当天制作,刘家庄村葬礼花圈,山东莱芜钢城区汶源街道刘家庄村葬礼花篮当天送到,代写葬礼花圈悼词,代写葬礼鲜花挽联,按您的要求把山东莱芜钢城区汶源街道刘家庄村葬礼花圈送到指定地址,也可以将刘家庄村葬礼花圈代送到殡仪馆!
刘家庄村鲜花花圈订购服务项目:提供网上订花送花、鲜花、蛋糕、花篮、花圈、果篮,公仔,巧克力,绿植,会议用花,展会用花,节日用花等订购,您只要通过网上下好订单,我们会安排刘家庄村附近连锁花店及时送出,并由总部提供售后服务。为保证客户的利益,所有的商品订购流程均在本网站统一完成,多谢!
配送范围:
订货流程:
浏览商品→点击购买→注册或直接购买→填写订单→选择支付方式--成功提交→配送店按您要求送货上门
注意事项:
1、刘家庄村市区可以做到最快3小时送货上门(郊区需另外加收运费),但请尽量提前24小时订货,以保证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安排送货。
2、正常配送时间为:8:30—21:00(乡镇晚上不配送),17:00以后订购的商品系统会转到第二天安排!
3、每张订单的确认、配送和收货人签收状况,送货人可在每个环节查询自己的订花状态。
4、刘家庄村市区免费送货上门,刘家庄村乡镇需加收路费(30-80元)部分乡镇及郊县仍无法送达,订购之前提跟客服联系
您现在的位置:
山东 >
莱芜 >
钢城区 >
汶源街道 >
刘家庄村
配送范围:




刘家庄村位于黄庄镇西0.5公里处。东依镇政府,西、北与黄庄一村相连,南与马家庄村相接。莱(钢)韩(旺)公路穿村而过,公路将村落分为两部分。全村500口人,耕地387亩。
据刘氏墓碑载,明宣德十年(1435年),德祖从诸诚复迁本村。因后继无嗣,过继沙岭子村春和公,立“春和碑”,以祈人丁兴旺。刘姓为多数,以姓氏取名刘家庄。因莱芜有西刘家庄,故称东刘家庄。
东刘家庄村在1945年前属于蒙阴县北一区黄庄乡;1945年5月黄庄区解放,属沂源县黄庄区;1985年撤区设乡镇,属黄庄镇;1991年划归莱芜市;1993年设钢城区,属钢城区黄庄镇。
村中有一条河,舒缓静卧,南流汇入汶河上游。河东叫东庄,河西叫西庄。西庄街中心有一株古槐,虬劲苍郁,三四人方能合围。一年四季树上栖息着各种鸟儿,古槐树洞可容数人藏身。由于年代久远,有人说树有灵气,旧时每逢过年过节还能享受人间的烟火。盛夏之时,村民都聚于此处乘凉玩耍。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毁坏。据说有一村民在毁树的前夜看到一白胡老头从树中走出西去。离古槐的西边四米处,有一古碾,和古井隔街相对,石碾经年累月,碾盘因长期碾轧而成槽状,虽然石碾已无大用途,至今却犹见其古韵。古井为青砖所建,取名“济民井”。由于年代久远,井台、井盘光滑细腻。现古井已埋,巨石犹存,从现存的雕花牛槽、巨型青石水槽中也能反映出村庄的繁荣兴旺。
东刘家庄村民自宣德十年居住此地,繁衍生息,世代和睦相处、民风淳朴、勤劳勇敢。
自新中国成立之后揭开了新的篇章。1955年成立初级社,有18户加入。1956年转入高级社。1957年成立人民公社,社长刘传,主任刘增财。1979年刘家庄村开始分地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0年开始“农业学大寨”,先是迁坟平墓开发土地,后进行东庄的整体搬迁和搬土造田,开发200余亩。为改变灌溉条件,从1971年兴修水利。先后打机井2眼,建二级提水站一处,使十年九旱的山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并修路近1.5公里,建设高架桥一座,初步改变了运输难的问题。1986年村里进行农业产品的种植结构调整,使人均一亩小果园的计划得以落实,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西岭、北岭,苹果树、桃树连片,成了刘家庄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重视教育、崇尚文明是刘家庄村的传统。1960年村投资建校,共有两个班,先后有刘邦信、葛长军、刘增利任教。全村先后有20人考入大专院校。60年代,刘仲龙考入大学,毕业后任土门兵工厂副厂长;最高学历者刘晓玲,现在青岛科技大学读研究生。
刘家庄村民自古勤劳耕作,精明经营。1978年刘增堂买车搞运输,率先致富。村里还投资几万元建成了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粉条场,安排劳力20人,产品远销外地。复员军人刘训-放思想、敢为人先,以大胆的思路,充分利用莱钢的优势资源投资建成工厂一座,安排莱钢分流人员多名,现已有固定资产几十万元,成了村中首富。村民刘俊成是种植蔬菜能手,附近村庄都有人前来请教,交流经验,在他家中开起了“互交会”。
刘家庄村自明朝迁来已500余年。村民们世代居住于此,在每个历史时期都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将为赢牟的文明建设增添新的光彩。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本文地名介绍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